作者:黑麦
“湿地探索家”系列课程的最后一堂课,选在了滨海新区的官港森林公园。
用意在于让同学们实地考察湿地生态环境,认识湿地植物,同时回顾之前所学的知识,关于湿地功能等。然而,季节正处于秋冬之交,处处“水落石出”,湿地植物大多枯黄,因此课程设计改为:徒步,感受大自然的美;认识沿途植物;在大自然中写一首诗。
北方的秋天最美。为何美?美在色彩。而色彩恰恰又托现于每一棵树木、每一片叶子上。远远看去,红黄青褐,斑斓交错,人置身其中,如在画中游。只要俯身拾起一片叶子就会发现,这一片和那一片不同,这一种黄和那一种黄有异。
同学们排好队,刚开始还能安静地走,走不了几步,就叽叽喳喳,被路旁的各种“小东西”吸引走了。但他们注意的多是花,比如仍在开放的月季和菊花,反而是叶片、果实、种子、小枝、树皮等,他们注意得少。
要知道,后面所列举的这些虽然色彩没那么艳丽,但同样是大树摇落下来的礼物,是“树木散落的信息”,也是“为孩子们撒下的玩具”。(南茜·罗斯·胡格:《怎样观察一棵树》)只不过,孩子们需要老师的提示和引导,然后他们就会自己发现大自然无穷的乐趣。
官港森林公园设计疏朗,尊重大自然,将小径、步道及其他设施隐于树林之中,没有喧宾夺主的破坏感。漫步其中,悠然陶然。沿途树种变化不大,但还是有些不错的“站点”,我们停留下来,为孩子们讲解了如下植物:白蜡、国槐、垂柳、圆柏、榆树、火炬树、毛白杨等乔木,以及灌木类的金银忍冬和湿地植物芦苇、鸢尾等。
这个季节,最好的观察对象当然是叶片。而叶片又是最容易做对比的。有椭圆形的,有卵形的,有心形的,有针形的,有长条形的;叶片本身又有革质样坚硬的,有纸质般柔软的,还有沙子般粗糙的......每一种叶子都有自己的特征。
“老师,为什么这棵树有果子,那一棵却没有?”有女生发现了相邻两株侧柏的不同。
“老师,金银忍冬的果子能吃吗?会不会有毒?”有男生折下一枝诱人的“红珍珠”,跑过来问。
“这是人参吗?怎么长得疙疙瘩瘩的。”天哪,有同学挖出了一株鸢尾的根部,提了过来。
有同学手里已经拿满了“小礼物”,他们争先恐后地抛出各自脑袋中的“?”。雌雄异株、宿根植物、刺叶与鳞叶、鸟的食物与传播种子......老师为他们一一解答。
走过小桥,在一片开阔的林子停下来。先做自然游戏:摸大树。两个同学一组,其中一个蒙着眼罩,由另外一个同学引导着去摸自己的那棵大树,摸的时候,用心感受树的粗细、树皮的质地和气味,或者小树的枝杈等,抱一抱大树,想想大树会对你说什么悄悄话,或者你有什么秘密可以跟大树讲。然后回到原地,摘下眼罩,独自去寻找自己的树木。之后两个同学角色互换。
做完游戏之后,围坐一圈,请同学们分享触摸或拥抱大树的感受,以及怎么样找到属于自己的大树的。除了树木特征,很多同学笑着说,怕被队友带到沟里去了。
分享之后,老师渲染情境,加以引导:春天的树木是什么样的,发芽抽枝;夏天的树木怎么样,为人们遮阴,小鸟儿在上面做巢、歌唱;落完了叶子呢,一场鹅毛大雪纷纷扬扬,大树又在想什么?当你躺下来注视大树的时候,它是什么样子的?当你拥抱一棵大树时,他会感动吗?你想对自己的大树倾吐什么?
同学们开始写诗。这是最为动人的一幕。他们或者趴在草地上,咬着笔杆,认真地思索;或者把纸板按在树干上,对着树木说话;或者倚坐在树干上,落笔刷刷;或者坐在落叶堆上,写下稚嫩的笔迹......
在北方无边的秋色中,写一首给大自然的诗。若干年之后,相信同学们不会忘记,当回忆起来,仍旧是“最美的生动”。